<dd id="kcsie"></dd>
  • <menu id="kcsie"><menu id="kcsie"></menu></menu>
    <nav id="kcsie"></nav>
    網站首頁 企業概況 解決方案 成功案例 聯系我們 誠聘英才  
    【行業資訊】環保行業一周動態
    發布時間:2018年9月6日

     

    1、土壤污染防治法全票通過 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8月3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舉行了閉幕會, 會議以171票贊成,全票通過了《土壤污染防治法》。這部法律規定,污染土壤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有關機關和組織可以依照《環境保護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本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閉幕后,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張桂龍在會上介紹,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提出,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這部法律就是為了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一部法律。土壤污染和大氣污染、水污染具有很大的不同:一是隱蔽性,大氣和水的污染比較直觀,人體感官都可以感受到,但是土壤污染必須通過儀器設備采樣檢測才可以感知。二是滯后性,土壤里面有污染物,不會很快顯現。國際經驗表明,要經過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才能顯現出來。三是累積性,長年累月的污染物累積到一定程度起作用。此外,成因也不一樣,除了人為的排放之外,大氣沉降、土壤本身的背景值比較高,都會使土壤里面的有毒有害物質含量升高。所以急需制定這樣一部法律。張桂龍還提出,我國以前的法律無論是環保法還是其他的法律,對防治土壤污染也提了一些要求,但是這些要求比較原則、分散,側重于預防,土壤污染怎么治理還需要規范,所以需要有專門的法律來規范土壤污染治理。

           這部法律的制定意義很重大: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土壤污染防治的決策部署。二是完善中國特色法律體系,尤其是生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體系。三是為我們國家開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提供了法治保障。

     

    2、生態環境部:絕不允許以治污之名行亂作為之實

           針對近日國務院大督查發現的陜西省彬州市以治污降霾名義設立車輛沖洗站亂收費問題,8月28日,生態環境部組織督察組趕赴現場開展督察。督察組聽取了彬州市委、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匯報,查看了已經被拆除的治污降霾車輛沖洗站現場,走訪了附近私人洗車點和運輸車輛司機,并調閱了原彬縣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會議紀要等相關資料。

           據了解,原彬縣縣委2017年2月22日召開縣委常委周例會,確定由縣交通運輸局負責,按照“市場運作為主、財政補貼為輔”原則,在當年3月初全面建成運營城關溝、西區蓮花池、新民水北等3處進出城區的重型車輛沖洗站。之后,縣交通運輸局與3家企業簽訂運輸車輛沖洗站建設協議,明確由縣交通運輸局一次性對每家企業補貼30萬元,并由3家企業全面負責建設運營。同年9月25日,原彬縣縣委有關會議確定由縣交通運輸局牽頭成立治污降霾道路運輸監測管理站,全權負責車輛沖洗站以及道路運輸揚塵治理工作。同年10月25日,由治污降霾辦公室召集縣交通運輸局、物價局及3個車輛沖洗站負責人商定每輛大型車沖洗一次20元、中型車15元和小型車10元,并于同年11月正式收費運營。期間,2018年春節前暫停運營,春季再恢復運營,4月被陜西電視臺曝光后再次暫停運營,7月又恢復運營,直至2018年8月26日徹底拆除。

           督察指出,彬州市違規設立3處治污降霾車輛沖洗站,強制過路貨運車輛洗車繳費,事實清楚、性質惡劣,在當地造成惡劣影響,彬州市委、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在治污降霾工作中存在明顯的亂作為問題。一是違反國務院治理公路“三亂”的有關規定,打著治污降霾的旗號違規設卡,組織輔警強制過路貨運車輛接受洗車服務。二是嚴重違反國家經營服務性收費有關規定,未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違規設立收費項目,并私自商定收費標準。三是監督不力、管理缺失,對過路貨運車輛不論是否干凈,有無必要,是否有效,有無損害,一律要求沖洗,搞“一刀切”;運營單位及人員沖洗操作敷衍應對,假沖洗,真收費。

           雖然上述問題發現并曝光后,彬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及時整改,但在社會上已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不僅沒有產生治污降霾效果,而且嚴重干擾污染防治工作。生態環境部強調,地方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要引以為戒,以釘釘子精神,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絕不允許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絕不允許以治污之名,行亂作為之實;絕不允許不分青紅皂白搞“一刀切”,影響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對亂作為者,將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作為重點,嚴肅追責問責。

     

    3、生態環境部對汾渭平原11城市開展藍天保衛戰強化督查

           按照生態環境部的總體安排,汾渭平原11個城市被納入藍天保衛戰強化督查范圍,督查組正在對這些城市全面開展督查。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31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這11個城市包括山西省呂梁、晉中、臨汾、運城市,河南省洛陽、三門峽市,陜西省西安、咸陽、寶雞、銅川、渭南市。此外,陜西楊凌示范區也被納入督查范圍。

           8月20日至25日,290個督查組共檢查了17323個企業,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1036個,其中派駐汾渭平原的90個督查組共檢查了4416個企業,發現各類涉氣環境問題598個,占全部問題數的57.7%。

           劉友賓表示,從督查情況看,汾渭平原的涉氣環境問題呈現出問題突出、類型多樣的特征,主要存在“散亂污”企業整治不徹底、應淘汰的燃煤鍋爐未拆除、工業企業未安裝污染防治設施、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等突出問題。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緊盯問題排查,各督查組將繼續以發現問題為導向,按照工作總體安排,重點圍繞工業企業、“散亂污”、燃煤鍋爐等問題,進一步加大督查力度。

           同時,公開曝光違法企業,緊盯落實整改,督促落實政府的監管職責及企業主體責任。

     

    4、生態環境部再出重拳 禁止簡單粗暴“一刀切”

           “我們一直反對不分青紅皂白、不分違法合法的‘一刀切’行為。對個別地方出現的問題,我們堅決進行糾正!痹8月31日召開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如是說。簡單粗暴“一刀切”行為已經成為當前環保執法過程的“絆腳石”,伴隨國家層面重拳出擊,其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中央環保督察風暴雷厲風行,鐵腕治理,強化對污染治理工作的懲治力度,為老百姓謀福利,廣大人民群眾自然拍手歡迎。不過現實中,部分地方“一刀切”的簡單粗暴行為,老百姓并不歡迎。

           2017年的中央環保督察期間,個別地方“一刀切”的問題凸顯,成為不得不盡快解決的難題。在總結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與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工作經驗基礎上,2018年5月,生態環境部研究制定《禁止環!耙坏肚小惫ぷ饕庖姟,明確提出要禁止平時無作為,臨時“一刀切”的弄虛作假行為。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曾多次強調,個別地方的“一刀切”行為是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必須堅決反對。對于這種“一刀切”行為,要嚴厲打擊問責,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

           在生態環境部的號召下,重慶、江蘇、河北等地也紛紛出臺針對性的政策,禁止環!耙坏肚小,對各個行業以及重點領域提出了具體要求,也給出了具體的舉措,對于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以及不作為和亂作為行為形成巨大威懾。

           不過,雖然《禁止環!耙坏肚小惫ぷ饕庖姟芬呀浿鸩铰涞夭⒂兴尚,但個別地方仍舊無視法律法規,掛羊頭賣狗肉,借環保名義“亂作為”,仍舊施行臨時抱佛腳的一刀切行為。生態環境部再出重拳。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再次明確提出避免環保執法與督察過程中的“一刀切”行為,并提出因地制宜對重點區域與行業制定科學的管控舉措等,并向社會公開透明。

           8月31日召開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也強調,反對不分三七二十一、也不管違法與否的“一刀切”!霸诃h境執法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依法辦事!

           據了解,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及時通報個別地方“一刀切”的案例,并對出現一刀切行為的地方進行嚴懲和糾正!拔覀儗⑴懦蓴_、保持定力,堅持嚴格執法、依法辦事,履職盡責,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和守法企業的權益!

           國家層面提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但這場戰斗真正打贏的標志是碧水藍天凈土、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群眾滿意為標志的,三者缺一不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刀切”式的假環?梢酝V挂脖仨毻V沽。

     

    5、安徽省出臺政策堅決讓污染環境者付出沉重代價

           8月31日舉行的安徽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7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安徽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項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制度的出臺,將有利于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堅決讓污染環境者付出沉重代價。

           《方案》明確,自2018年起,在安徽全省范圍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通過試行這一制度,形成相應的鑒定評估管理和技術體系、資金保障和運行機制,逐步建立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制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到2020年,初步構建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方案》指出,要依法推進,鼓勵創新。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立足省情和地方實際,由易到難、穩妥有序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要實行環境有價,損害擔責。體現環境資源生態功能價值,促使賠償義務人對受損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生態環境損害無法修復的,實施貨幣賠償,用于替代修復。

           《方案》將以下幾種情況納入適用范圍:發生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的;在國家和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中劃定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禁止開發區發生環境污染、生態破壞事件的;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固體廢物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以及發生其他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后果的。

           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是這項制度的關鍵環節之一!斗桨浮访鞔_要求規范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專業力量建設,推動組建符合條件的專業評估隊伍。研究制定鑒定評估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保障獨立開展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并做好與司法程序的銜接。為磋商提供鑒定意見的鑒定評估機構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要求;為訴訟提供鑒定意見的鑒定評估機構應當遵守司法行政機關等的相關規定規范。

     
    西安綠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官方微信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唐延路1號旺座國際城E座29層2903室
    電話:029-88153377      傳真:029-88153377轉824
     
    Copyright @ 2003-2015 綠創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0200851號-1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聯系我們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亚洲播播,亚州性xo,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在线免费黄色视频